更新时间:2023.04.28
放火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
毒品犯罪的立案标准有: 1、非法制造、销售、运输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或其他毒品,无论数量如何,原则上应立案; 2、提供场所和毒品,从中获利的,以贩毒罪立案; 3、制造、销售、运输假毒品的,以制造、销售、运输毒品罪立案; 4、明知是毒品,
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刑法修正案,该条已经被修改为危险犯,即达到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险或严重后果的,就既遂。
德州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是: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一是为实施犯罪准
失火罪量刑标准依据犯罪情节而定: 1、一般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据触犯的罪名,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是否有从重与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
失火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
过失放火罪的立案标准为: 1、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
我国刑法规定,出现以下情况的,公安机关应该进行立案:第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第二、造成五十万元以上的公私财产损失;第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和生活资料被烧毁;第四、造成两公顷以上的过火森林或林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过火疏林地、
渎职犯罪立案标准: 1、死亡1人以上,重伤2人以上,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轻伤5人以上; 2、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足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
我国刑法规定的经济类犯罪包括一百多个罪名,各个具体罪名的立案标准是不同的,例如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根据其所犯的罪名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诈骗类犯罪根据数额和情形的恶劣程度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