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2
可撤销合同的情形主要有如下几种: 1、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 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3、乙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所订立; 4、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 5、限制民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至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了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情形。合同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则可以申请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一方使用欺诈手段,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3、运用胁迫手
可撤销合同的后果主要有:合同被撤销后,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合同一方有过错的,过错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合同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
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如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的。受损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3、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别人的危险,使对方违反真实意义订立的合同。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如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欺诈他人订立的合同; (4)胁迫他人订立的合同; (5)趁人之危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按照规定,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
下列几种类型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 1、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2、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3、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4、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等。 上述合同的撤销时间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应当为九十日。
1、双方的任意权: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2、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
合同撤销后违约条款有效。法律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因此合同撤销后,其中的违约条款即属于结算清理条款,还仍然保持其效力,约束双方当事人。
解除合同分为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 一、合同的法定解除 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
合同解除的特征只有有效合同才能解除合同,无效合同不能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必须要具备法律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双方当事人不可随意解除,条件分为约定解除或者法定解除,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哪方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都必须向另一方提供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才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