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2
外地犯罪被判缓刑后到司法局报到,由当地执行。 1、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由居住地的司法局(所)负责管理和实施社区矫正。 2、非在户籍所在地被判刑的,且在外地无固定居住地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实施社区矫正。
户口不在出事所在地的缓刑应按下列方式执行:依法应由人民法院来决定具体的执行地点。具体而言,缓刑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判决,并由法院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到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
司法局不接收的原因多是缓刑人员没有去到其居住地管辖区报到。判处缓刑的服刑人员,应该在裁定生效或离开监所的10天内在居住地管辖区的司法所报到,一般情况下,在缓刑人员报到后,当地司法局会进行走访等确认缓刑人员是否居住在该辖区内,若确实在该辖区内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一个月去一个司法所,因为考察机关需要经常掌握犯罪分子的动态及表现,而犯罪分子在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不得违反规定不报到。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 1、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被判处缓刑后缓刑人员需要到司法局报道。被宣告缓刑后的犯罪分子要接受社区矫正,由司法所进行监管。每个月集中学习、做公益劳动,以及思想汇报、电话汇报、当面汇报。每周至少当面或电话汇报一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刑法》的相关规定,遵守法
犯罪人员在被判缓刑后,应到司法所报道,接受社区矫正,流程如下:犯罪人员带着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备案。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以后按时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
1、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度带之间,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不适用缓刑; 2、犯罪
缓刑一般是指,给予一定的考验期,暂时不执行刑罚,公安机关进行考察,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犯人接受考验的刑罚。判缓刑要到司法所报到。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嫌疑人,要按时到缓刑接受社区进行矫正,由司法所进行监管。犯罪嫌疑人要每月集中学习、进行公益劳动,思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在看守所被羁押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刑期内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只有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其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才会用以抵扣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