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4
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需按一定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取得收入的,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包括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个人所得税是个人缴纳,但是是由公司代缴代扣。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金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在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以下两项: 1、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 2、解除劳动合同的上一个月个人负担的社保费。 第一步:计算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如未超过,则不纳税,沈阳市上年度的职工平均工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我国代通知金需要缴纳个税。员工取得代通知金,按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产生个人所得税的计征。《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在法定情形下解除员工劳动合同,如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员工,则应以支付1个月工资的作为该30日通知期的替代。”
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购买相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有权随时提出离职。在员工提出离职时,员工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应缴的社会保险费用。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
我国代通知金需要缴纳个税。员工取得代通知金,按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产生个人所得税的计征。《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在法定情形下解除员工劳动合同,如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员工,则应以支付1个月工资的作为该30日通知期的替代。
因工伤受损害的受害人,对于工伤补偿金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种类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