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5
公司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第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
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如下: 1、与单位协商解除,此时单位无需支付补偿; 2、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 3、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租赁合同无效: 1、当事人意思表示虚假; 2、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3、出租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 4、该房屋没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合同终止条款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生效: 1、合同约定期限届满自然终止; 2、合同约定对一方当事人有显失公平的条款; 3、合同的成立存在欺诈行为,并且直接性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 4、合同双方当事人合意协商解除合同等。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即合同不是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订立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行为人在
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情况下可以终止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下列况下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主体不适格的无效;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无效;意思表示虚假的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无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无效。
允许担保合同变更的情况有: (1)主体违反等价有偿的交易原则; (2)主体违反公平的交易原则; (3)担保存在欺诈行为; (4)担保存在胁迫行为; (5)担保存在乘人之危。
保险人在下列情况下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一、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二、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要求保险人支付保险金,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增加,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