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9
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二十二周岁;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二十周岁。国家提倡并且鼓励晚婚晚育,晚育年龄主要看女方生育年龄,一般认为,女性的晚育年龄为二十四周岁。而对于晚婚年龄来说,男性的晚婚年龄为二十五周岁,女性的晚婚年龄为二十三周岁。
通常会认为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一般晚婚生育者即符合晚育条件。结婚年龄只要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
国家没有规定晚婚晚育年龄,但是通识上人们会认为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是计划生育前期的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现在已经取消对晚婚的政策倾斜。
晚婚晚育年龄的具体规定已经取消。我国法律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如下,申请登记结婚的当事人中,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如果不足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已经登记的,应认定婚姻关系无效。
按法定结婚年龄推迟三年以上结婚的为晚婚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第一次生育的为晚育。实行晚婚的,奖励婚假十五天行晚育的,奖励产假四十五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
晚婚年龄是男25周岁,女23周岁。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将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也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
法律没有晚婚年龄的规定。只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在各地计划生育条例中,一般规定比法定婚龄迟三周年以上初婚为晚婚,即女性满二十三周岁和男性满二十五周岁结婚就算晚婚。而对于晚育,有些省份要求只要在23周岁以上生育就属于晚育,有的省份要求在24周岁以上生育才属于晚育。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对于晚婚
晚婚晚育的产假时间是98天,一般情况下每个地方的晚育假是不同的,一般是15到30天之间,具体看当地的规定,晚育假包括双休日,但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在产假期间也是有工资的。
女职工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15天,剩下的83天是产后的休假时间。对于剖腹产职工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对于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增加一个婴儿就增加15天的假期。而且并不是生产的女职工才享受产假福利,流产的女职工也享受,对于怀孕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