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1
因食药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及现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除食品、药品外,知假买假者不具有消费者身份。 《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
消费者惩罚性赔偿制度为: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消费者在购买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或对接受服务不满意时,如与商店协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不经协商直接向消协投诉。投诉首先是个时间问题,向消费者协会、行政机关投诉或申诉的有效时间,法律、法规已作具体规定,即在发生争议后2年内。
对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
消费者被欺诈的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和解的方式索赔或者通过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的方式索赔。还可以通过拨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或登录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进行举报。当然也可以通过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者有欺
欺骗消费者的,可能会被市场监督管理行政部门或者质监部门处罚,销售者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受到的损失,增加的数额为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费用不足500元的,增加到500元。
消费者买车订金能退。 根据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见,订金不具备定金性质,从法律上来讲,即使订金给付方违约,收受方也应予以退还。
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还应要求商家及时开具发票或收据,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与
换货是指产品出售后,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性能性故障,不能正常使用,要求换同一产品的行为,提出这种要求,一般规定是在产品售出七日内或经三次修理仍不能解决问题,在符合上述条件时提出换货要销售者应当免费为消费者服务。
一般是由消费者承担企业的增值税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增值税。且消费者为最终使用,不进行销售,无法抵扣这部分税款。
在商场摔伤怎么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分析。如果商场没有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商场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还存在受害者过失错误,那么双方都有责任;如果商场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消费者维权投诉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315曝光平台。双方可以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和解不成可提请消费者协会加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起诉商家条件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即能够确定被告的身份,能够将特定的被告予以特定化;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