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若包公头拒绝发放工资,应当和其他一起工作的人联合起来,可以找一些证明这些包公头拖欠工资的证据,去劳动局投诉,并且申请劳动局仲裁,或者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应当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是违反了《劳动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
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由法官作为中间人,做欠款人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欠款双方很容易达成和解,然后签署和解协议。在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时,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协议即可。
工伤老板不给钱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那天开始一年之内进行申请。如果受伤被认定为是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之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间即工伤治疗、康复期间
员工怀孕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应该为其减轻劳动或者其他能够有足够休息时间的工作,不得有降薪、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用人单位遇到员工主动申请离职,但同时又不做工作交接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应对: 1、可以与其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需要在完成工作交接之时支付; 2、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就员工离职、辞职时办理工作交接作出规定; 3、在单位规章制度中规定,若不
如果员工在公司受伤后,不构成工伤认定,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处理:第一种途径就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第二种途径则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员工不胜任工作可以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或者对其作出相应的岗位培训。而要是在此之后还不能胜任工作的话,则可以解除与该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
企业复工员工不上班的,可通知协商,协商安排年休假、事假,或者安排在家灵活办公。若协商不成,职工仍不及时复工的,则检查企业规章制度有无相应规定,并通知工会,按照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其中,建议最好合理安排多次通知,并保留证据;职工被隔离或申请病假
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处理办法是: (1)申请行政复议 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提起行政诉讼
单位不报工伤的,职工自己可以报。用人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没有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进行申请工伤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