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8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时效是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和追究刑事责任。但要在法定期间内,超过了期限则不再追诉。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
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对于经过侦查后,犯罪事实、情节清楚明白,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应立即制作《起诉意见书》,然后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一级人民检
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时效应为:如果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立案追诉时效是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五至十年的,立案追诉时效是十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立案追诉时效是十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立案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对于经过侦查后,犯罪事实、情节清楚明白,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应立即制作《起诉意见书》,然后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一级人民检
达到轻伤级以上的对方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不属于亲告罪,原则上受害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一般情况下是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如果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但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受到轻伤害的可以到法院起诉。从目前司法实践中看,所有轻伤害
刑事案件立案后不追究责任的应当释放被逮捕或者被拘留人,而且应撤销案件,已经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不起诉以或者终止审理,已经开始审理的应当宣告无罪。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地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具体而言,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的结果是造成对他人健康的损害。刑法根据伤害后果不同,分为轻伤、重伤与伤害致人死亡三种情形。
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微伤的,公安机关可以立案,但立的是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可对行为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其中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如果犯罪分子的法定最高刑低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五至十年的,追诉时效是十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十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则是二十年。
故意伤害的诉讼方式如下: 1、公诉。对于故意伤害造成重伤以上的案件应当公诉。 2、自诉。自诉案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通常这类案件被称为轻伤案。
一般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情况如下: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