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1
我国刑罚制度的主刑包括如下: 1、管制,管制是指公安机关根据群众监督,对犯罪人不予关押,放在社会上的刑罚方法; 2、拘役,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人人身自由,就近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
主犯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除对自己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应对集团所犯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2、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
刑事案件缓刑适用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同时符合如下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3、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其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4、被害人本人 5、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与被告人和解。 6、被害人系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
缓刑应遵守的规定包括: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
死缓限制减刑的范围包括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和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限制减刑意为重大刑事案件判定为死缓时,若后期有减刑,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
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以下3条: 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法院认为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其三是罪犯不属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一级的,处三年
缓刑和死刑的区别: (一)适用前提不同。 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二)执法方法不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构成累犯者,这些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相对较轻,犯罪严重的,累犯或者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不适用缓刑; 2、由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得出不关押也不会再危害社会
抢劫罪的缓刑标准具体有: 1.犯罪情节较轻; 2.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有悔罪表现; 5.必须被判处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适用缓刑的对象: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