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救济,又不履行行政决定,无自行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行政机关申请前应催告当事人自履行,催告10日后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可申请法院(所在地有管辖权法院、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3、紧急情况行
要对行政诉讼的裁判结果申请强制执行的,可由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依法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如果当事人确有拒绝履行的行为的,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并对其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
提起行政诉讼,强制执行一般不需要停止执行。但具备以下情形的,会停止执行: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强制执行
一、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二、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 三、申请人是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四、被申请人是该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 五、被申请人在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催告
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方的财产或责令其完成一定的行为,不能强制执行其人身;中止执行后,只要发现使执行延迟的情况消失或被执行方重新有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恢复强制执行等。
行政诉讼的裁判结果,是能够申请执行的。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申请第一审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由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自行执行。
行政诉讼败诉后若败诉方逾期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进行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行政二审败诉后会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四条,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第九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
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方的财产或责令其完成一定的行为,不能强制执行其人身;中止执行后,只要发现使执行延迟的情况消失或被执行方重新有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恢复强制执行。
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当事人能够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应在六个月的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立案受理。
行政强制执行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强制法》的明文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强制执行可以诉讼。法律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可以在法定期间内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