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单位与劳动者因解除劳动合同而产生劳动争议,如果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
是的。一般情况下应先认定为工伤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后再进行仲裁,因为伤残等级是计算赔偿费用的主要依据。 1、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2、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工会说明情况。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纠纷当事人可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
申请劳动仲裁时没有说法是不行的,申请人需要有明确的仲裁请求,并且依法提出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副本和相应的证据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才能予以受理。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
劳动争议指的是,劳动者与其所在单位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产生的纠纷。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依法包括以下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4
劳动争议的防范: 1、要树立先合同、后用工的劳资观念。 2、要严格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4、要构建有效防范劳动争议的内部机制。发生劳动争议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处理。
发生劳动争议的公司注销后,会造成诉讼的当事人发生变化,可以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诉讼期间公司恶意注销,劳动者可以变更诉讼对象,向相关主体或者是个人进行维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注销后,法人资格不复存在,所以不能作为诉讼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