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3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构成过失犯罪,对于法律有规定的罪名,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犯罪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对于过失犯罪所造成的结果,行为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过失决水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 3、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基行为人出于过失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行为。
符合以下条件会构成过失决水罪: 1.主体条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条件: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3.客体条件:犯罪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 4.客观条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经济犯罪合同责任的构成: 1、受害人受到的损害与经济犯罪行为导致的合同无效之间有因果关系; 2、主体在主观上有过错; 3、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市场经营活动或者市场交易活动形成了合同关系; 4、犯罪嫌疑人在市场经营活动或者市场交易活动中实
过失犯罪的情况: 1、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2、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
过失决水罪的判刑标准是:构成该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过失。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其内容表现为,行为人已经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决水罪一般是指,由于过失决水导致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放火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通过其他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那么该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
决水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因为共同犯罪的前提是双方或者多方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所以如果是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共同犯罪,如果是共同犯罪,不可能有人过失犯罪。
因为过失决水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所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叫做过失决水罪。构成过失决水罪必须是因为过失行为,从而导致出现严重后果,法定的严重后果有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过失决水罪的,处三年到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情节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