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2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分为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分为十个
工伤保险是指工人在工作中或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而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时,当事人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援助的一种保险制度。注意:以上概念具有以下两个含义:1、发生与工作有关的伤害时,工人可以获得物质帮助;2、当工人因工伤
1.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
工伤伤残赔偿金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等级计算,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等费用。《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
在对工伤职工进行赔偿的时候,需要先知道该工伤职工的具体伤残等级是多少,然后才能根据上述的标准进行对应的赔偿。而要是工伤导致了职工死亡的话,那么赔偿标准又是另一种了。
1、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在限制的时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通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3、用人单位根据伤残鉴定的
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有以下区别:工伤待遇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经济补偿金适用《劳动合同法》;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经济补偿由用人单位支付;支付工伤待遇是因为员工存在工伤的情形,支付经济补偿是因为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伤事故导致死亡的,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工资一定比例发放,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是工伤职工离岗前工资标准。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签发的证明确定。如果当事人由于受伤致残而持续误工,则吴工时间可以计算到定残日前一天。从我国法律中的相应规定来看,对于受害人可以领取误工费的年龄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因工伤
要看伤情恢复及伤情伤害的具体情况以及办理手续的进度决定。申报工伤一般60天内劳动局出认定与否的结果,伤残鉴定在伤情稳定(医疗期终结)后进行,这个就要看具体情况了,有些长达一年半载的都有,甚至更长。伤残鉴定资料上缴后60天内做出伤残鉴定结论,
工伤事故赔偿金标准是: 一、医疗费,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安装残疾辅助器具的,所需费用按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伙食补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