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1
最新工伤认定范围有:从事本单位日常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工作的;工作环境造成职业病的;工作时间和区域内造成意外伤害的或突发疾病造成死亡的;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伤害的;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群众工伤认定程序为: 1、应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填写事故伤害报告;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3、员工或直系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伤认定协调通知书; 4、劳动
有下列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等情形。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工伤认定不下来,不属于工伤,按非因工负伤办理。工伤认定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发生争议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的前
认定工伤后待遇都有这些: 1、依法享受停工留薪待遇; 2、伤病现阶段及后续诊疗费用不需个人承担; 3、享受停工留薪待遇,也就是治病期间,单位正常发放工资; 4、伤者之后如果发生旧伤复发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待遇的。
工伤鉴定协商不合劳动仲裁程序有: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
申请工伤认定条件有: 1、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职业病; 5、因工作原因
交通工伤认定标准是: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3)患职业病的; (4)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
申请工伤认定有以下界限: 1、时间界限,一般情况下,仅限于工作时间,在特殊情况下,虽然发生时间在工作时间之外,但也是工伤; 2、空间界限,一般情况下,仅限于工作场所。但《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特殊情况; 3、职业或业务界限,只要伤害发生在执行
提出工伤鉴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
1.《工伤认定申请表》;2.居民身份证;3.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4.劳动关系证明,例如;5.用人单位依法成立的登记证书或登记查询通知单;6.死亡证明(职工死亡);7.公安部门证明/其它相关证明(工作时间/场所,因工作职暴力伤害等
工伤认定注意事项有: 1、员工怀疑工伤医疗期满后30日内致残的,应向市医务劳动鉴定部门申请残疾等级鉴定,领取鉴定表,到指定的鉴定点进行残疾等级鉴定; 2、员工在收到鉴定结论后30日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待遇赔偿标准发生争议的,可持工伤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