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1
被刑事拘留15天会有什么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至于拘留15天是否已报请逮捕,只能办案机关才能掌握情况。后续的量刑也会根据实际案情决定,与拘留时间长短关系不大。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
刑事拘留后的处理结果有: 1、逮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经检察院批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释放是针对无罪或证据不足的情况,即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涉及的罪行; 3、释放,同时处行政拘留,针对轻罪,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要追究行政责任;
刑事拘留37天后会有结果,公安机关对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天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对于多次作案等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法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七天内作出决定。
关于公安机关对当事人在刑事拘留37天后会怎样处理,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经过查证当事人具备犯罪事实的,公安机关要依法进行逮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事拘留转为逮捕后一般会接着判处刑罚,刑拘后被批捕与最终是否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中间还有一个审查起诉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可能会出现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三种结果。
并不是所有的刑事拘留必须满37天,如果认为刑事拘留必须满37天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37天是在特殊情况下,是延长了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而形成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最长期限是30日,这是最长的期限而不是必
实践中刑事拘留期满后放人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或者证据不足的,予以释放,另外一种情况下是在专业刑事律师的帮助下采用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这种非羁押性的措施,除上述情况外大部分被转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
实践中刑事拘留期满后放人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或者证据不足的,予以释放,另外一种情况下是在专业刑事律师的帮助下采用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这种非羁押性的措施,除上述情况外大部分被转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
对于被拘留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被拘留的,签发《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
1、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刑事拘留是针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的暂时性的强制措施,采取刑事拘留是为了保证诉讼过程的顺利进行。 2、在执行了刑事拘留以后,首先,应当第一时间向办案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了解涉嫌犯罪的事实。 3、其次,有权向办案机关了
行政处罚不留案底,一般不影响政审,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影响。拘留有三种: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刑事拘留不是处罚,它是办理刑事案件时,暂时限制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以利于案件办理和防止嫌犯继续危害社会,这个期限1~37天不等,到期要
对在校学生等未成年人一般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这是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盗窃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适用减轻处罚的,可以减到不予处罚。遇有即便适用减轻处罚也不能减去行政拘留,且不具备《治安管理处
刑事拘留期满后就会放人。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拘留期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