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2
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有违法行为的,不进行行政处罚,但要责令监护人进行管教。对满14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应该酌情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自己行不的期间做出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由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违法行为
不属于。区别如下:免于刑事处罚,指的是因犯罪情节轻微,司法机关依法决定不予追究犯罪责任。缓刑,指的是对犯罪人追究犯罪责任,并依法予以处罚,但是,对给予的处罚不立即执行,而是先接受考验,在规定的缓期考验期内,没有违法行为的,缓期结束后,不再执
缓刑不算免于刑事处罚,缓刑不是具体的刑种,本身不是刑罚,只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适用缓刑是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前提下,给犯罪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运用中的具体化。
法律规定的免除处罚有: 1、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紧急避险超过必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
根据教师法规定是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受到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处罚的,是不可以的,缓刑不属于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只是刑罚的一种制度,因此完全是可以在缓刑期满后报考的。
下列情形可免于刑事处罚,包括:网络诈骗金额在3000元以下的;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下,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下; 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五千次以下的;胁从犯、从犯,没有参与分赃或获赃较少的;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一审宣判前全
构成诈骗罪后以下情况下可免于刑事处罚: 一、过了追诉时效的;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四、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可以。 需要得到对方的谅解,以及受害者和检察院的不追究,方能免予刑事处罚。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
注销营业执照不能免除行政处罚,注销营业执照之前要把罚款交清才能注销。如果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因其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还可以找到投资者进行处罚。
行政处罚的滞纳金是不能免除的。但是当事人如果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则经当事人申请,并经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