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2
我国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同时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年龄介于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判刑的时候考虑到犯罪的时候尚未年满18周岁,往往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而且我国刑法对于
未成年犯罪的惩罚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量刑应当在其所犯罪名规定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一般罪名,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
未成年人若作出犯罪行为,且已满十六周岁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按照《刑法》规定进行判刑处罚;未满十六周岁已满十二周岁的,在犯特定种类罪的情况下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决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根据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未满十八周岁的,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未成年犯罪的,想要减刑有以下方法: (一)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二)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四)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五)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对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采取如下方式进行预防: (一)自身预防 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 (三)学校预防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极健康向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方法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
犯罪未遂,简而言之就是:欲而不能。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这样处理:对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
犯前罪时未成年的不会构成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对于未成年犯罪未遂的,若已满十六周岁,则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对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