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1
行政诉讼立案时间一般情形下不超过七日。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做好行政诉讼的立案登记的办法:如果当事人依法提交起诉状的,法院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如果不予立案的,需要作出书面的裁定,并载明理由;如果起诉状内容有欠缺的,应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
行政诉讼不立案裁定应当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原告不服裁定的,可以提起上诉。不接受起诉书、不出具书面证明书、不一次性通知当事人需要纠正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该立即立案,不能当场决定的,应当在收到起诉书七天内决定。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如下: 1、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 2、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为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都可以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
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经过对一审上诉案件审理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或者一审判决遗漏当事人、诉讼请求等四种事由;二审法院作出撤销一审判决的裁定,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的审判制
房产纠纷不予立案的情况有:原告不适格;没有明确的被告;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原告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存在瑕疵;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有仲裁前置程序的;对起诉有时间限定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