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6
民事诉讼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一般需要三个月或者六个月的时间。如果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需要三个月。 民事诉讼案件基本流程是什么 1、起诉和受理。起诉应当向人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我国法律对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后,并没有规定具体开庭时间,但一般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从立案到开庭一般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
刑事案件立案后一般会在二个月内结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等,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则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则需报请最高院批准。 刑罚类型包括: 1、管制,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
民事案件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
没有规定二审上诉后一般要多久开庭,但规定了审理期限。最长是33天后才能开庭,同时规定了2个月内要审理完结,涉及死刑的,可以延长2个月审理完结。二审立案之后却迟迟没有进行开庭审理的话肯定是会有原因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话的当事人可以到法院去问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一般要在六个月内审结。起诉到立案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要看法律对此的相关规定,即在起诉后,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对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到立案的期限,并没有做强制性的规定。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为: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确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的,并且已经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法律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行为,为当事人提供了救济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