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放火未造成损失但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属于犯罪未遂,因为放火罪为危险犯,放火罪的既遂并不要求导致严重的损害后果,只要危害公共安全的即可。但如果未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有可能构成犯罪未遂。根据刑法规定,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放火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量刑: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的量刑标准与处罚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过失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规定,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重伤或死亡或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放火行为没完成,按照刑法规定,可以有相应的从轻,
放火罪需要以下构成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关于放火罪构成
放火行为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行为人实施一个故意放火行为,造成多种结果(致人死亡、重伤,造成财产损失等)的,只认定为一个放火罪。 如果行为人放火时对他人死亡、重伤结果持故意的,宜认定为
符合以下要件可判断构成放火罪: 1、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行为人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放火罪在法律上的定义,一般是指犯罪人故意纵火焚烧公有或私有的财物,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被法院认定犯罪人是犯放火罪,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一般人民法院会依据刑法条例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为犯罪人纵火导致有人员重伤、或
私刻公章行为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公文、证件、印章,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