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行政赔偿以确认违法为前提。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国家赔偿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因第三方的原因导致违约行为的产生的,依照法律规定,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违约方和第三人的合同纠纷另行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
前提是行政机关对原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确认违法或者有过错。比如原告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推翻了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可以进一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也可以在对其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诉讼中提出赔偿。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加害行为应属于可诉的行政行为。 加害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想要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需要先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或者根据《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同时提起诉讼,不可以在没有确认违法
我国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即只有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过错心态下所为的侵权损害,国家才承担责任;若行政主体无过错,则奉行“谁错谁赔”的原则;若发生了过错责任原则确实无法解决的事实造成
我国《国豕赔偿珐》上规定的行政赔偿请求人包括以下三类: (1)自然人。自然人是指基于自然出生而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人,比公民的范围要广,除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公民以外,还包括无国籍人。自然人作为行政赔偿请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包括:1、证据确凿,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文款项;3、符合法定程序,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严格
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体有下面几个特征: 第一,从属法律性。指的是不论哪个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授权范围以及法定程序; 第二,裁量性。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可以根据相对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自由裁量; 第三,单
合同的变更,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之后,对原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变更的行为。民法典并没有明确指出合同变更需要遵循的原则,但是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合同变更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1、合同变更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也就是说,合同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