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医疗事故属于侵权行为,是有诉讼时效的,分为三年与二十年双重时效。三年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二十年的计算期间是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也就是发生医疗事故之日起计算。
起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民事、行政案件的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指控被告的书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起诉状亦称“诉状”。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的文书。根据诉讼的性质和目
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应及时冷静下来,保存相关证据,然后看能否协商处理,无法协商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发生后,双方无法达成解决的一致意见时,就会引发医疗纠纷。患者针对人身伤害,可以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为下一步理赔做好准备。患者申请司法鉴定时,要提交申请书及医疗纠纷陈述书等材料。
一旦发生医患纠纷,要迅速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医务科、后勤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患纠纷处理小组。遇到双方分歧较大,多次协商不能解决,患方有扬言上访、冲击医疗单位、报复医务人员等情况,应向上一级行政部门及当地派出所、公安局通报。
医疗纠纷法律业务的办理是: 1、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与患者订立委托协议书; 2、可代表患者参与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流程; 3、可积极收集相关的病情、医疗等证据并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当事人对于医疗事故的首次鉴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再次鉴定的结论为医疗事故鉴定的最终结论。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发生医疗事故后,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将事故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同时积极与患者方进行民事赔偿方面的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让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调解不成的,可起诉至法院让法院作出相关判决。
1、医疗过失纠纷。即指由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或护理工作中的过失而引起的纠纷。它又可分为医疗事故和非医疗事故 2、非医疗过失纠纷。指患者到医院就诊,医务人员不存在诊疗、护理过失,但由于院方其他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所引起的纠纷。
发生医疗纠纷可以有三种解决方式,即和解、调解和诉讼。 1、和解(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 2、调解(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 3、诉讼。在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