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能免于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行为人实施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
过了追诉时效,不能追究刑事责任。追诉时效是提起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以最高判刑为依据的。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盗窃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 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
对于违法行为人,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即不算作犯罪;仅被人民法院判处有罪的犯罪分子才可以算作犯罪。《刑事诉讼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
对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分子,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他人重伤的,则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致使他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既遂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 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可以追究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 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则可以追究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对故意伤害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他人重伤的,则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致使他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未成年人犯罪如果已满十六周岁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也有可能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报复陷害罪的刑事责任为: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报复陷害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其他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手段恶劣的;致使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的等。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