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5
医疗期满后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仍需要按下列标准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每满一年,付给其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的工资计算;不满六个月的,付给其半月的工资。
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只需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即可领取工资、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只需出具考核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即可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
除员工具有重大过错外,其在医疗期内的,单位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职工在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能以裁员或无过错性辞退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支付经济赔偿。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
在医疗期内,法律不允许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但如果是在医疗期届满之后,则符合条件的则也还是允许解除劳动合同,不然的话对单位来讲就太不公平了。而此时符合条件下解除劳动合同,往往会涉及到补偿的问题。
职工医疗期间单位不能解除武装劳动合同。除非职工在医疗期内有重大的违规违法行为,否则单位是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也是在确保每个处于医疗期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被用人单位侵害。
工伤医疗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单位不能随意与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但该劳动者符合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则除外。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在医疗期内的员工,除非员工有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须符合法律规定。 医疗期后,劳动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外安排的工作的,单位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