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所谓“拒绝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是当事人预期违约的一个表现,如果说一方当事人有拒绝履行行为,那么对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就要求其承
拒绝履行,在法律上指的是债务人能够实际履行而故意不履行的行为。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拒绝履行,又称毁约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却不法地对债权人表示不履行。 拒绝履行的构成要件有: 1、须有合法有效的债务存在这是拒绝履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合法有效的债务关系存在,就无所谓拒绝履行的问题。 2、须履行仍为可能。 3、须债务人有拒绝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责任,债主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由法院冻结、扣押、查封担保人相应的财产。担保人不履行担保责任会被债权人起诉,承担连带责任,会被财产保全,直至强制执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出行生活都受影响。
拒绝履行协议合同应付的责任是: 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当债权人有先履行义务时,债权人也有权拒绝自己的
拒绝履行承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通常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对方当事人也可以就违约方的违约行为,有权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进行赔付或者不解除合同催告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
第一,真实存在的合法有效的债务。合法有效的债务受法律保护;第二,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合同。可明示可暗示的拒绝履行合同;第三,须履行仍为可能;第四,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其法律后果有一方当事人有解除权,要求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也可要求继续履行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法院可以依申请人申请或者依职权启动以下强制执行程序。 拒绝法院执行的后果: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变实、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 (5
以下情形下担保人可以拒绝履行担保责任: 1、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责。例如担保合同因内容违法而被认定为无效的,担保人可以拒绝履行担保,若担保人有过错的,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2、主合
这些情形下担保人可以拒绝履行担保责任: 1、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责; 2、主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骗取担保人提供担保人的,担保人不承担责任; 3、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的,担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责任的后果为会被债权人起诉,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甚至会被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申请强制执行了仍不履行责任的,则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日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