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4
1、立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真实,不存在被欺诈、胁迫情形; 3、遗嘱的形式及立遗嘱的过程符合法律规定; 4、遗嘱所处分的财产为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老年人立遗嘱权有以下规定: 1、遗嘱所处分的财产为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2、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意思表示真实; 4、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综合分析遗嘱真实性的重要性、遗嘱设立的合法性,以及之后遗产继承或者遗赠的复杂性,律师作为具有辅助遗嘱设立、遗产处分的专业能力,以及身份中立属性,最适合担任遗嘱见证人。
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的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他们在场,其见证不具有法律效力。 2、继承人、受遗赠人。他们与遗嘱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一般来说,他们在场不利于遗嘱人毫无顾忌有受外界影响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因此,法
符合下列条件的自书遗嘱是有效的: 1.老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内容都是老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老人自愿立的遗嘱。 3.遗嘱内容、形式合法。 4.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5.遗嘱处分的财产时老人的合法财产。
老人抄写遗嘱应当算作自书遗嘱。 只要签名是真实的,且老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应当有效。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没有经过公证的遗嘱,只要符合法定有效条件的,即是有效的。遗嘱以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只要作出真实意思表示及有效,即不需要公证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依据需要决定是否办理公证。自书遗嘱有效的形式要件是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但若当
如果自书遗嘱不存在遗嘱无效的情形的,未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法律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
遗嘱有各种合法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有效,不是必须公证。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内容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未
遗嘱不是必须公证才生效。法律规定遗嘱的方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只是遗嘱的一种方式,是需要公证才生效的,但是其他形式的遗嘱只要符合生效条件,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一个人生前立下多份遗嘱,
经过公证的遗嘱有很强的法律效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失去效力。 1、遗嘱内容侵害国家、公共或第三人的利益; 2、遗嘱人在立遗嘱后以事实行为改变遗嘱; 3、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遗嘱是否需要公证才生效取决于遗嘱的类型。遗嘱分为口头遗嘱、录音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其中公证遗嘱只是遗嘱的一种形式,每种形式的遗嘱只要符合生效要件即可,不需要经过公证也可以生效。如果立有多份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则公证遗嘱效力
没公证的遗嘱不是一定就无效。我国法律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形如下: 1、遗嘱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遗嘱不能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例如,伪造、篡改的遗嘱; 3、遗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