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7
我国《民法典》将“禁止高利放贷”立法,明确了高利放贷行为的违法性,相应的,如果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式催收高利贷等非法债务,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即催收非法债务罪,刑法规定了三种犯罪情形: 1、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2、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
单纯的放高利贷并不构成犯罪,只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如果行为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我国刑法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
一般的高利贷不构成犯罪,但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构成高利转贷罪。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易言之,借款人在依正常程序依法贷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之后,以转贷牟利为
单位是可以构成高利转贷罪的。因为刑法在确立高利转贷罪的时候,有规定当单位成立该罪的刑罚,当单位成立高利转贷罪时,是会被判处罚金,并且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单位是可以构成高利转贷罪的,并
个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为高利转贷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高利转贷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高利转贷罪主体。单位也可以成为高利转贷罪的主体。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
高利转贷罪的构成要件有: 主体要件是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法定单位; 主观要件是故意; 客体要件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其利率管理秩序; 客观上表现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
高利转贷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借款人; 4、主观
高利转贷罪的构成: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所谓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主要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包括若干投资主体合资设立的股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