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2
行政处罚证据种类有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材料、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其中书证是以其所载文字、符号、图案等表达出的思想内容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三次部务会议于2009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行政执法中的证据收集途径有:举报人投诉举报、询问、现场调查、现场拍照、现场录像、勘验(检查)、抽样取证、鉴定等方法收集证据。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
认定的违法事实应当有充分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尽量避免形成孤证。所收集的证据,应运用逻辑推理和环保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证据的取得应具有合法性,以利诱、欺诈、
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依据、处罚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处罚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1、宪法。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 3、行政法规
我国刑法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处罚规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是环境监管失职罪。
第一是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第二是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是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第四是有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形的。
税务行政处罚要由法定的税务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定依据按照法定程序以法定的形式实施。包括主体法定、依据法定、程序法定、形式法定等。以事实为依据原则,设定和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税务机关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
污染环境罪判决的依据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犯污染环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或者特别严重的,依照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