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4
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停工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情节严重或者有特殊情况的,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受伤职工经鉴定,应当停止原待遇,依
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期间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这样处理: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及时去法院起诉。
工伤认定工资应当是该职工在工伤前的岗位上的基本工资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在工伤鉴定期间公司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采取下列处理方式:去当地的劳动局投诉,请求劳动局对公司进行处罚;去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去依法提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结果后,还可以起诉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前工资问题处理: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认定前工资问题应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照原待遇计算;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工伤鉴定以前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劳动部门开通了多条渠道帮助劳动者维权。被侵害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或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
因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1、劳动者如果鉴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原来待遇按月支付工资; 2、劳动者如果不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也应依法支付病假工资,且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3、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工伤认定下来前劳动者申请停工留薪的,工资照常发放,其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