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9
刑事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的量刑处罚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在客观方面要求是战时且在军事行动地区。
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的;造成人员重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战时拒绝征召的量刑在不同情况有不同的量刑标准。预备役人员在发生战争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在发生战争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构成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应当这样处罚:于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会构成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既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拒不执行判决罪是指犯罪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
犯了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既遂的判刑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是指行为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情形。
战时造谣惑众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行为。
战时拒绝征召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征召罪是指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征召,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
战时自伤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构成该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如果实施了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就构成战时自伤罪。
对犯逃避商检罪既遂的人,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即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对其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处罚。
逃避商检罪既遂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即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对其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