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1
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如下: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等。
行使法定撤销权的条件是: 1、债务人主观上存在逃避债务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 2、债务人的行为属于处分财产及财产性利益的行为; 3、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4、撤销权需要在法定期限内行使。
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具体如下: 1、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当事人应当相互返还; 2、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 3、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
行使撤销权的效力如下: 1、对于债务人:债务人的行为一经被撤销,视为自始无效。 2、对于受益人:已受领债务人的财产的,应当返还之。原物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返还其利益。受益人已向债务人支付对价的,得向债务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3、对于债权人:
行使撤销权的法律效力有: 1.对于债务人,债务人的行为一经被撤销,视为自始无效; 2.对于受益人,已受领债务人的财产的,应当返还之。原物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返还其利益; 3.对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得请求受益人将所得利益返还给债务人,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被撤销前,已发生效力,明显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
行使撤销权的效力如下: 1、对于债务人:债务人的行为一经被撤销,视为自始无效。 2、对于受益人:已受领债务人的财产的,应当返还之。原物不能返还的,应当折价返还其利益。受益人已向债务人支付对价的,得向债务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3、对于债权人:
行使撤销权的效力如下: 1、对债务人:债务人的行为一经撤销,视为自始无效; 2、受益人:已收到债务人财产的,应当返还。不能返还原物的,应当折价返还利益。受益人已向债务人支付对价的,应当向债务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3、对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
民事诉讼撤诉的方式为: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或者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那么人民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损失方应返还。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回
民事诉讼撤诉流程是: 1、申请撤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依法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 2、按撤诉处理。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