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征地拆迁计划书应包括: 1、征迁准备阶段; 2、宣传动员阶段; 3、勘察核实阶段; 4、征地拆迁阶段; 5、资金兑付阶段; 6、拆迁安置阶段; 7、工程建设阶段; 8、服务协调阶段; 9、竣工通车阶段; 10、验收总结阶段。
一般由当地的市、县国土资源局支付征地拆迁费,包括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两种方式。进行征地拆迁分为颁发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拆迁补偿协商、进行裁决、实施拆迁五个阶段。
征地拆迁的程序如下: 1、用地单位(拆迁人)取得征地以及规划等批准文件,然后经申请由区县建委发布暂停办理相关手续的公告; 2、拆迁人拟定、报批、公布拆迁实施方案; 3、拆迁人向区县建委申请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4、区县建委审核发证,并发布拆
征地拆迁按户口赔偿时以房地产权证登记为标准计户,没有房地产权证的以农村宅基地使用证计户或者以建房批准文件计户,征地拆迁补偿是以人口和房屋面积两相结合的科学方式来综合考虑计算的。
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
征地拆迁矛盾的产生: 1、补偿标准不够统一。 2、行政行为不规范。 3、政策法规与现实存在滞后现象。 4、部分群众思想观念滞后。征地拆迁矛盾的解决: 1、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2、完善相关地方性立法,促进依法行政。 3、体现以人为本
征地拆迁纠纷解决办法: 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
征地拆迁占地的补偿包括: 1、土地补偿费; 2、因征地带来的搬迁和安置的费用; 3、对于被征土地上的住宅的补偿费用; 4、地上其他附着物以及青苗等的补偿费用; 5、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章补偿。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
征地拆迁程序规定: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办理相关手续,落实人口征地补偿以及安置工作;交付土地实施拆迁。
遇到拆迁纠纷首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没有效果,可通过行政或司法两种途径解决。一般说来,在拆迁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 1、由于城市建设规划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诉性,所以对政府的城市建设规划不服,只能通过参加听证、信访等途
一般情况下拆迁是先征地后拆迁,双方也可以通过协商进行处理。征地方需要出示征地公告和安置补偿公告,告知征地执行的文件和补偿安置的方式,未经出示可以拒绝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