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主要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并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立为刑事案件门破窗人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立为刑事案件显是惯犯作案或团伙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到规定的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要是盗窃数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会被判处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如果盗窃数额到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犯罪分子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盗窃罪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如果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应认定为盗窃罪中的数额较大;盗窃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巨大;盗窃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针对不同地区所适用的盗窃数额标准可能并不一致,为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最高检刑诉法解释目录是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送达、审理期限;审判组织、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等。
(一)按照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的规定,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古墓葬、古遗址,受国家保护;辛亥革命以后,与著名历史事件有关的名人墓葬、遗址和纪念地,也视同古墓葬、古遗址,受国家保护 (二)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私自挖掘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的,以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最高院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规定内容主要就是明确了一下具体的立案的标准,比如说盗窃数额达到了1000元到3000元的,应当是认定为数额较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盗窃罪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04月2日联合发布,2013年4月4日生效。该司法解释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或者多次
我国刑法对盗窃未遂的司法解释作出了明确的解释。盗窃罪不侵害人身安全,其犯罪本身对社会危害性相对较低,是比较常见的侵犯财产型犯罪。犯罪未遂是犯罪的未完成状态,相对于犯罪既遂来说,未遂的危害比较低的。因此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对盗窃罪的犯罪未遂
我国刑法对入室盗窃的司法解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入室盗窃一般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生活的房子,和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行为。入室盗窃一般是按照盗窃金额和犯罪情节进行量刑的。入室盗窃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