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1
第一,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
可以起诉对方,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作出执行比如收回一些固定资产进行拍卖或其他措施,如果没有财产可以中止执行,待日后有财产后恢复执行。
交通肇事者逃逸后,受害人首先应当拨打120和110报警,保留好事故现场证据;然后等待案件的侦破; 受害者还需保留好遭受事故后所发生的人身损害的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直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通过和解、调解或是诉讼的途径向其索赔,维护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交通肇事伤者没钱垫付医药费的处理办法:伤者可以自己先行垫付或者要求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行垫付医药费,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还可以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先行垫付,事后伤者或保险公司、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
肇事者逃逸之后找到了肇事者不承认,交警接到报案后,应当结合肇事车辆及现场勘察情况进行认定,如果认定肇事车辆,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进行行政处罚。
交通事故肇事方不出钱可以向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如果法院进行判决之后对方不赔偿的,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应当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书后,受害人可以依据事故认定书请求赔偿,其中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先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事故责任人赔偿。
肇事者不处理,交通事故受害方可以保留好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各种证据以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先与肇事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
交通人伤事故肇事者不赔偿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如果法院判决后对方仍不赔偿的,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来执行肇事者的财产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