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当前刑事犯罪的突出特征为: 1、犯罪率持续爬高; 2、传统的普通犯罪类型继续恶性发展; 3、变态心理犯罪数量增多; 4、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状态。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国刑法第13条具体规定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个方面的表现: (1)对我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犯罪的特征有危害性、违法性、侵害性和惩罚性。危害性是指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违法性是指违反刑法,即一个人的某些行为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侵权是指对刑法保护的利益的侵害。惩罚性是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表明了国家对具有刑事
刑事诉讼证据范围: 1、物证,书证 物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书证:具有直接证明性、稳定性、物理性和思想性。 2、证人证言 (1)是证人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客观陈述; (2)作陈述的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 (3)容易受到证人的主观能力和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利害关系人。当事人的特征: 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执。 3、能够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
证明商标特征如下: 1、证明商标首先是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与普通商标相比,证明商标有许多不同之处; 2、证明商标的注册人必须具备检测和监督商品或者服务的能力; 3、证明商标注册人不能使用证明商标,要求使用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证明商标使用要求
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属于基本法、部门法、程序法。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办理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程序的法律。民事诉讼法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属于基本法律;从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看,属于部门法;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看,它
犯罪的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犯罪。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
犯罪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行为; 3、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客观性:是指作为案件证据的客观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不是主观想象、猜测和捏造的事物。 (二)相关性:又称为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有证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由下列四要件构成: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3、主体只能是刑事案
犯罪的特征,具体如下: 1、刑事违法性,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有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时,才能认定为犯罪; 2、法益侵害性,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保护法益,刑法之所以将某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就是因为这些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3、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