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地将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据为已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罪;等等。
侵犯财产罪中的财产的范围一般是指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其中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等;私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等生活资料;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等财产。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的罚金数额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违法所得、非法经营数额、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社会危害性等情节来确定。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离婚财产分配时确定个人财产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财产,应当认定为夫妻个人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此外,侵害他人财产的法律责任还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财产犯罪的数额认定如下: 1、盗窃罪,数额超过1000元;数额超过1万元;数额特别巨大,超过6万元。 2、诈骗罪,数额在3000元以上;数额超过5万元;数额特别巨大,超过20万元。 3、抢劫罪,数额大于1000元;数额超过1万元;数额特别巨
侵犯财产罪的财产包括公共的财产和私人的财产。侵犯财产罪涉及的罪名有多种,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
侵占集体财产一般是构成职务侵占罪,要认定构成该罪的,应当具备以下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
侵犯财产罪的种类有:1.毁损型。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2.占有型。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3.挪用型。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侵犯财产罪的种类一般包括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例如盗窃罪、诈骗罪等;挪用型,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例如挪用特定款物罪;以及毁损型,即以毁损财物为故意内容的侵犯财产罪,例如故意毁坏财物罪。
可以认定构成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所依据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应这样认定黑恶势力的犯罪财产:黑恶势力组织或个人违法犯罪活动所得及其孳息、收益;他人或者组织、成员本人资助、支出的财产;违禁品以及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以及其他单位、组织、个人因此所获得的财产及其孳息、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