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刑罚执行完毕后发现漏罪的,如果漏罪在追诉时效内的,是需要对漏罪单独进行追诉的,如果不在追诉时效的,就不能再追诉了。《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
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处理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
被判缓刑发现漏罪的量刑是: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数罪并罚。案件判决后发现有漏罪的,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抓拿同案犯。然后对有漏罪的犯罪分子的数罪并罚。 一、首先对漏罪进行判决,确定漏罪的执行刑期。 二、再与前罪判决的合并计算总和刑期。 三、最后减去前罪已执行完的刑罚,剩下的就是犯罪分子还应
判刑后发现漏罪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根据《刑法》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决定执行。
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的,首先会被撤销缓刑,然后对漏罪和前罪数罪并罚。 《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
我国的刑法规定,在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的,法院会撤销缓刑。通常情况下,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公然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人民法院判决的禁止令,进行了新的犯罪,并且情节严重的。或者法院发现还有以前的罪还没有进行判决
职工出现工伤,用人单位应当将其送往定点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在三十日内为其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职工存在残疾、劳动能力障碍的,可依法为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取得鉴定结论后,依法去申报工伤保险待遇。
出了工伤的: 1、先送往医院治疗; 2、进行工伤认定; 3、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4、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5、依据鉴定等级依法获得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即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待遇及安装辅助器具等。而至于工伤复发的认定需要结合复发之前的病历,判断关联性来进行认
可以的,非法跟踪已经触及到了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利,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空间和私人信息秘密,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被他人知晓,收集,和利用,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格权利,公民有权利维护个人隐私秘密。
根据法律规定,服刑完毕发现漏罪的一般是由原审判法院管辖。执行机关在发现漏罪后,首先会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然后由人民检察院向原审判机关提起公诉。
原则上保险公司是必须要发票原件的,但是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用复印件的,前提是收取发票的保险公司必须在复印件上盖章证明该发票已经由该保险公司收取,故这个情况出现是很正常的,但是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