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5
民事诉讼立案到开庭需要多久需根据以下条件来判断: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
立案后,一般需要给予对方15天的答辩期,所以,一般在立案后15日后安排开庭,但同时要考虑承办法官的工作进度,法官很忙,当然要适当延后。离婚案件,一般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法院从立案到开庭,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如果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要在六个月内作出判决;如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要在四十五日内审结。因此开庭的期限不能超过上述审理期限,但具体的日期则由法院合理地决定。
离婚诉讼从立案到开庭的时间并没有准确的法律规定,具体时间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会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可以根据法院发出的开庭通知书上的时间确定开庭时间。 如果被告下落不明,需要公告送达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需要多久这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要多久要视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
当事人在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之后,法院一般会在立案受理后的六个月内择期开庭,并作出判决;如果法院采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会在四十五日内择期开庭,并审结案件。具体的开庭日期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案件的数量等因素合理地确定。
行政诉讼立案的时间一般情形下不超过七日。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刑事案件,一般是1个半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般是3个月。上述期限不包括检察院“以案件需要补充侦查”为由,提出延期审理的期限(最多2次、30天/次、每次重新计算审理阶段的时限),以及精神病鉴定的时间。
离婚案从上诉到开庭一般要多久,法律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但上诉案件的审理一般应当在三个月内审理完毕,法院应视具体案情确定开庭时间,然后及时通知各诉讼参与人按时参与开庭审理,最后依法作出离婚判决。
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要分三种情况来谈: 1、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开庭; 2、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立案后五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五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
从受理到立案一般不会超过七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条件的起诉,必须受理,并且应当在七日内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