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刑事诉讼法关于不起诉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起诉: 1、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逮捕的条件是: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刑事诉讼法解释第67条的规定:如果辩护律师向人民法院告知其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实施、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立即转告主管机关依法处理,并为辩护律师保密。
刑事坼讼法解释第六十七条的规定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经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
最高人民法院申诉规定是需要当事人携带裁判文书的原件,还有就是需要提交申诉状以及其他方面的证据材料。之后就是向法院提出申诉,法院在受理当事人的申诉的请求的时候,是需要格外的重视的。
刑事诉讼法68条规定是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关于刑事拘留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3.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4.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是: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等情形的,可以先行拘留。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是对可以进行先行拘留的条件的规定,具体内容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 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犯罪; 3、身边或住处发现犯罪证据;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 5、有毁灭、伪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第68条的相关规定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缴纳保证金;而是提供保证人。
《刑事诉讼法》中拘传的适用条件是对经依法传唤拒不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根据案件情况有必要拘传的被告人,可以拘传。拘传是指侦查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内容规定: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况有下列内容: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是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如果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