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9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
发生医疗美容纠纷的,患者及其近亲属可以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来解决纠纷,协商不成的,医患双方可以请求医疗卫生行政机关进行调解,无法达成调解意见的,患者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
1、向债务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还款;如果等法院判决书下达并生效后,债务人还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申请支付令。如果债权人不想通过诉讼的方法要债的,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催促债务人还款。
1、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于1年内提出申请。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2、伤
承包土地纠纷处理如下: 一、村委会或镇、乡政府,或者县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调解处理; 二、可以找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确权申请; 三、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其他部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法定继承纠纷的处理:继承人可以首先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在协商过程中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居财产纠纷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1、1994年2月1日之前同居的,同居期间财产等同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1994年2月1日之后同居的,同居期间财产按照一般共有财产进行分割; 3、同居个人财产
经济合同纠纷一般是对经济合同是否已经履行或者是否已按经济合同约定履行产生分歧。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法解决。一般先协商看是否能达成协议,有相关交易习惯或者条款可以约束的,可以参照。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合同纠纷属于普通民事纠纷,民警参与其中调解,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先由派出所调解委员会调解。 2、不愿调解的,双方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
1、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无过错方以第四十六条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在此情形下,如果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 2、符合婚姻法
遇到医疗纠纷的案子,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审理。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应当依法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正确适用法律,确保执法标准的统一,一直以来就是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应当掌握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