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1
对于未成年的罪犯,最高的刑罚为处无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中的主刑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而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罪犯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所以,对于属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罪犯
未成年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判刑规定为:如果行为人是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则应当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若作出杀人行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则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的规定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前提是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准;不满十二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抢劫的,会这样判刑: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抢劫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抢劫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若作出贩毒行为,且已满十四周岁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按照贩卖毒品罪的规定进行判刑处罚,但不得适用死刑。《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诱拐未成年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一般情况下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要处罚金。但是如果有拐卖三人以上、是首要分子或者是使用暴力的方式等严重情节的话,最高判处死刑。
未成年打死人的判刑:如果未成年人年满十四周岁,或者年满十二周岁,经最高检核准,应在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范围内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符合上述刑事责任年龄的,则不予刑事处罚,但
未成年人是我国的特殊保护对象,但其犯罪在某些情况下依旧要负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
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至16周
未成年人聚众赌博罪判刑的标准:需要判断未成年人的年龄是否年满16周岁,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若犯罪时未达到16周岁或者精神智力不正常的,将不判处刑事处罚,而是责令其家长加强管教,实在不行,可以送未成年人到政府的收容教养所教养。但是犯罪时
未成年殴打女朋友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打群架,涉嫌聚众斗殴罪,对于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人,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多次聚众斗殴、持械聚众斗殴等法定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六周岁以下未成年打群架一般不会判刑。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该类未成年人,应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于该类未成年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