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7
追讨不当得利债务的方法有协商和诉讼。首选与得利人协商,要求其返还所取得的不当利益,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得利人在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其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并且取得的利益也已经不存在了,此种情形下,得
对于不当得利的行为人一般可以按照侵占罪的标准进行判刑处罚。我国《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1、一方获得利益,是指总财产因某些事实而增加或避免减少; 2、别人利益的损失,即由于某些事实,利益所有人的财产总额减少,与利益所有人的财产状况相反; 3、一方获得利益与别人利益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失是取得利益造成
不当得利符合起诉条件的,七日内立案。起诉条件如下: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三年。在不当得利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以及继承权请求权等,由于不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三年。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
《民法总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中的规定来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所以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