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6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知道,有工伤的职工在工伤期间,属于停工留薪期,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跟工伤前一直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因此工伤职工的用人单位应当每个月给工伤职工支付足额的工资。职工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
职工在工伤期间申请停工留薪的,由其所在的单位按月支付工资,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期间公司不发工资,员工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仲裁。员工发生了工伤,用人单位需要负责员工的工伤认定,确定因工伤残程度,在员工工伤期间,公司需要继续发工资,其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发放。由于各个用人单位向工伤员工支付的工资
工伤期间公司不发放工资个人应首先找公司协商,如果公司给出的不能令自己满意,或者低于规定的标准,应及时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已经确定是工伤了,那么工伤期间单位不给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可以先找公司协商此事,如果协商不成,您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或是收集证据,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申请劳动仲裁,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
在疫情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发工资的可以到劳动局投诉。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1、工伤职工在停工休假治伤期间,可以享受全勤的工资福利待遇。 2、由于用人单位发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可能有区别,因此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与受伤上个月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一定吻合。 3、但是不管怎样,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停
工伤期间,工资应当按照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来发。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但该期限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如果情况特殊的,可延长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由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支付周期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因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也最多只能再延长12个月。并且,在进行了伤残等级评定后停发,按照
公司如何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讨要工资: 一、首先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二、如果协商无果的,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投诉后他们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单位逾期不支付的,他们会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