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公安机关可以调解结案。对原来认为“证据不足”的轻伤害案件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终结后,应出具侦查终结报告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并可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由双方当事人各自向公安机关写出调解申请书,在此基础上,公安机关可
行政处罚法中对从重处罚的情节没有作出规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法人员出现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等的情节时,公安机关对违法人员应该从重进行处罚。
行政机关自行撤销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具体如下: 1、有些行政行为虽然错了,但却不能撤销,如有些行政许可行为; 2、有些行政行为已经司法机关审查并作出裁定或判决,已具有了司法约束力,行政机关也不能撤消了; 3、有些行政行为虽然错了,但已存续多年
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这种情况是指违法当事人对实施违法行为主动补救,是从主观积极的角度来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不仅使已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有所减轻,而且表明行为人已经知错改错,而不是文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分有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授权实施行政处罚和委托实施行政处罚三种。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明确的违法嫌疑人、有确定的违法事实(包括初步证据和可能违反的法律条款、属于本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三个依据
行政执法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的行为。此处所谓“法律”是广义上的类似于“法”的一个概念,泛指一国当中被纳入法律体系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法或成文法)、习惯(习惯法)和法院判例(判例法)。由于各国体制不同,“法”的范围不同。在我国
分支机构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一切行为的后果及责任由隶属公司承担。分支机构是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因此在分支机构的债务债权问题和其他的法律风险问题上,虽然分支机构是属于一个独立运营的部门,但是在处理其法律责任的时候是有明确要求的。
行政处罚不予立案依据如下: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