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1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绝治疗的。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
发生工伤事故后,职工主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获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如果构成伤残的,还可以获得由人民单位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依情况而定。前提申请工伤认定,再去做工伤鉴定。若工伤职工鉴定为十级伤残的,除工伤医疗和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之外,享有以下待遇: 1、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 2、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
1、对停工留薪期待遇、住院伙食补助,以及解除劳动合同情况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等,无论是否购买工伤保险,这些项目都应该由用人单位赔付,不受社保是否赔付的影响。 2、而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康复器具费、医疗费、
下岗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方式为: 1、职工下岗后与原单位签订保留劳动关系协议的,由职工与单位或者协议确定的职工本人缴纳; 2、以本市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月按企业和职工当年缴费比例之和,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 一、退休金与养老金的
职工发生工伤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工伤鉴定是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种种原因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致使劳动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做出的鉴别和评定。工伤待遇是是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时获得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失业以后社保就会中断,为了保证社保的连续性,建议大家要想办法续保上自己的社保。比如可以迅速找到新的单位,或者是找一家第三方机构帮忙缴纳社保,总之社保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刚交社保一般是可以补缴的,办理社保补缴要提供想补
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
没买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受工伤,工伤职工可以先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可能构成伤残的,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要求公司赔偿各项费用。主要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因工受伤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支付以下工伤保险待遇: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