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劳动合同未到期,员工辞职除和用人单位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未满需要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外,不需要承担法律后果。 劳动者想要辞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不依法履
可撤销合同承担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风险有: 1、支付双倍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 6、可能导致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合同不成立,因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为前提,故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责任,更不存在违约责任。但在债权法上当事人间并非不产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根据《合同法》规定,一方在合同订立中或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或
如果买卖合同不成立,就不会形成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因此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责任,更不用说违约责任了。但在《债权法》中,合同当事人不存在任何权利义务关系。还没有订立合同,当事人也没有实际履行合同,并且没有造成财产后果的,当事人可以继续协商订立合同
合同未生效的法律后果包括: 1、合同未生效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效力待定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后生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二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
合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是: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无效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 2、不能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遭受的损失; 4、各方都有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一般是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合同不成立意味着合同本身自始不存在,因为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将法律关系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即合同在不成立、不生效、或生效后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从而给对方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除了缔约过失
1、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措施很多,可以对住宅进行搜查,包括拍卖、变卖、扣押的财产,冻结银行帐户,还可以查封住宅。 2、如果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处1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并且可以重复适用。 3、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情节严重
交房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业主可拒绝收房,哪怕开发商提供了《竣工验收备案表》,也可以提出异议!如果没有《竣工验收备案表》,可以拒绝收房更加理所当然。
行政拘留的后果与影响如下: (1)行政拘留的后果是,被行政拘留对象在行政拘留期间,失去人身自由权,需要接受拘留所的教育,受到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 (2)行政拘留的影响。行政拘留会留下行政处罚记录,对于政审要求严格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政审无法通
违约赔偿后合同在通常情况下是不用继续履行的,当事人迟延履行的除外。当事人违约的,另一方可以请求其继续履行或者进行赔偿。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