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8
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以后,可视案情需要决定什么时间抓人,法律对此没有统一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立案侦查工作开始时,就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了。
刑事案件的审限在刑事诉讼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拘留不超过37天,逮捕后一般是2个月,特殊情况经过相关上级检察院的批准可以出现延长1个月、2个月、2月的情形,案件起诉到检察院审查起诉一般是1个月特殊情况延长到1.5个月,法院阶段的审限分为简易程
敲诈一般情况是十五年不报案就不立案。因为敲诈勒索罪的法定最高刑为十年,其追诉期为十五年,因此犯罪嫌疑人有敲诈勒索行为,经过了十五年的,不再追诉。 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时,才构成犯罪。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
刑事拘留后,一般情况下是14天,最长不超过37天就会决定是否逮捕;逮捕后2—7个月内侦查终结,然后移送到检察院。检察院在1个半月内决定是否起诉(如出现补充侦查,则最多可延长至三个半月);案件移交到法院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若干规定》第六条:1、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告、控告、举报、自首后,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决定是否立案;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重大、复杂线索,可以延长至30天
1、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
首先应当知道何为刑事自诉案件。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
依据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一般只有最长多久可以结案的规定,其实过程中是没有最快多长时间结案的规定。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案件一般大致需要经历侦查阶段(公安部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和审判阶段(法院)三个阶段。 侦查阶段的执行部门
一般刑事案件立案后处理时间是多久,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 目前我国并没有具体规定,多长时间公安机关必须立案,如果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
人员走失随时可以报案,成年人走失24小时后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比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随时可以报案寻找。一般情况下都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