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就像普通员工一样。职工达到或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未依法办理退休手续或者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继续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受到伤害或者视为在工作期间受到伤害的,应当按
1、一般情况下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就不能够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
超过法定年龄工伤了只能按照一般人身损害进行赔偿,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是超过法定年龄未办理退休、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受理工伤认定申请,认定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超龄工伤赔偿范围是距法定退休年龄10年以上(含10年),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全额支付,9年以上(含9年)不足10年的,按90%计算,以此类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计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另外还有一次性伤残补
超龄退休后再返聘的,这部分人员不可能再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也不可能再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此时,双方存在雇佣或劳务关系,如果再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则上,应当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
临时工工伤的赔偿,用人单位也应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医疗费用,误工工资,住院伙食费,交通费,伤残补助金等,法律依据如下: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
工伤赔偿的时效: 1、工伤认定的期间为1年,自工伤发生之日起算,该期间没有中止等情形,是除斥期间(实打实计算,没有中断、重新计算时效的情况发生)。 2、工伤发生1个月内,由用人单位负责进行申请工伤认定
超龄人员工伤的赔偿如下:对于超龄人员工伤的赔偿,由用工者赔偿。不能认定为工伤,因为不属于劳动关系。超龄指的是超过退休年龄再就业的人员。对于“超龄”务工者还是劳务派遣公司亦或者是用工单位而言,都需积极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发生。务工者需提高自我安全
工伤赔偿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时效,则不受法律保护。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误工费赔偿即原工资福利待遇,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对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