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4
被判处不同刑罚,缓刑考验期不同。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根据刑法第42条的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即使犯罪分子被判处一个月的拘役,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也不能少于2个月;如果实行数罪并罚
缓刑考验期的时长如下: 1、拘役原判刑为一年以下的,考验期不能少于两个月; 2、有期徒刑原判刑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的考验期自判决之日起算。如果在缓刑考验期能表现良好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将不再执行原判的刑法,并且公
判处缓刑若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 但是不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于缓刑的考验期,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的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而要特别说明的是,缓刑考验期限要从判决确定之日开始起算。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三、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至一年,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至五年,最短不得少于一年。 另外,缓刑考验期的时间,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算。
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缓刑的考验期具体需要根据刑罚类型和原判刑期确定:若是被判处拘役并且宣告缓刑的,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至少为两个月;若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则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至少为一年。并且缓刑的考验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在我国,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其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缓刑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两种